新闻导航
新闻详情
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来源:本站 作者:山林子 发布:2013/1/23 修改:2013/1/23
隶属: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 点击:3878
自然教授:那就是说一片蓝天、一个社会、一群生命、一片土地,绝对不会把你的心灵囚住。
小记者:老师你说的“天”字上面一杠代表天,下面一杠代表地,所以人是在天地之间的。
自然教授:人是在天地之间吗?
小记者:但是人的思维是可以无限扩大的。
自然教授:人的一半在天地之间。这样你就能答100分了,人的一半必须在天地之间。很好,你可以帮我编报纸了,已知的和未知的,你说已知的大还是未知的大?按我们现在的知识,最高的知识,科学知识、文化知识,把人类所有的知识全部综合起来能有多大?未知代表什么呢?
小记者:未知代表框外面的地方。
自然教授:已知的呢?
小记者:是框里面的那些。
自然教授:我画线的面积我认为这是已知的。假如这个人是你的话,你知道自己吗?
小记者:所以要寻找自己,要寻找心灵的东西。人活着一定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当能知道自己的时候就能够超越一切了。
自然教授:谢谢。
“生活的圈子”,你来说。
小记者:我看里面像一个框架。其实它的框架周围还有四条可以通向外界的路,当我们生活在这个圈子的时候,看起来好像我们现在只可以这样生活,但其实还有别的出路,你可以通向外边的世界,就看你愿不愿意发现通向外界的道路了。另外,我还有三个答案,是我自己的理解。就是刚才说的括号,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看起来不像括号,因为我们已经被括号的形状给括住了。
自然教授:“历史空白”,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填补这一段历史空白了。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,未知有多大,已知就有多大,已知因为未知而无限延长无限扩大。
你可以发表文章了。已知和未知是永远相等的。已知永远等于未知。
“迷宫”,请你回答。
大学生:因为我感觉您画的每条线都有一个缺口,如果我想从框里面出去,或者从框外面进去的话,必须要选择一个入口,而在我选择之前,不知道到底应该从那个缺口进或者出来才达到我的目的。
自然教授:你进不进去?
大学生:如果我在外面我就想进去,如果我在里面我就想出去。
自然教授:《围城》,实际也没进去也没出来你就在原地。
“一本书包容智慧”,请你谈一谈。
小记者:我觉得自然老师您在里面写了一个人字,又写了自己,如果那个自己代表小我,那个人字代表别人的话,我想假如一个人他能够了解自己,再能够洞悉他人,这个人就是有智慧的,这种智慧是很深奥的,而且这个人是要用一生来读的。
自然教授:“像思想的框框”。
小记者:因为我觉得这一个“框框”是禁锢我们的思想的东西,但还有四个出路,完全可以冲破这个禁锢。可我们却没有想到,如果冲破了这个禁锢就会是另一片天地。
自然教授:看到是一个框框,是一个陷阱,你想跳吗?
小记者:不跳。
自然教授:请“好奇心”解释一下。
大学生:我觉得方框中的空白就像我们的好奇心一样,无穷无尽。
自然教授:那外面呢?按照正常人来讲也应该有一种好奇心,这是一种象征。我看你可以写诗了。
“报纸改版”,你的看法呢?
大学生:首先我想说一下,说“报纸改版”其实只是一个让大家开心一下的游戏,可能因为我的确才疏学浅,比较诚实一点说,我从来就没见过这样的报纸。
自然教授:算不算创新?
大学生:创新是可以的,但是如果是创新的话,要把最下角加上公司的名字,这样可以说有轰动效应,公司就可以非常出名。其次我想说类似西餐的方式,上来先是小的甜食,开胃的,然后是主菜。需要把人填到框里,当这四条线延伸的时候,就把这个东西封住,这是一个城堡,大家看一下是一个什么字?“囚”字。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,如果他的思想不能够智慧的话,不能够有很多联想的话,他只能生活在自己这么一个小的圈子里。所以教授先生,你的博学我非常钦佩。我们这些小朋友中学生,他们的思想都非常开阔,想的很远,想的也挺广泛,所以我觉得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的。无论是对与错,我觉得他们都很有勇气。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,在教育孩子方面,我听说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,是鼓励出来的”。谢谢!
自然教授:谢谢你的发言,很好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,更是逼出来的。我绝对不夸他们,夸他们就害了他们,不能只说“对啊……好啊……”我喜欢逼,因为我的老师就是这么逼我的。
同类新闻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