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导航
新闻详情
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来源:本站 作者:山林子 发布:2013/1/23 修改:2013/1/23
隶属: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 点击:4213
自然教授:已知世界就是未知世界。
小记者:比如说您的名字,因为叫您的名字,我们平常就看一个名字;如果这样看,这只是一个代号,但真正把名字面对一个人,他不仅仅是一个代号,那就变成一个人了。
自然教授:那我叫自然,我就是自然了吗?
小记者:我说的是名字。
自然教授:这个问题在生活当中好好考虑吧。
小记者:我认为一个已知世界就是未知世界,也许在你认为是未知世界,但是在别人认为就是已知世界,从你现在看这是一个未知世界,但是以后也许会改变,会变成已知世界。
自然教授:我认为是未知世界,你认为是已知世界,那到底是谁对呢?
小记者:都对。
自然教授:都对,哪有是非、真理呢?
小记者:我不知道的问题你可能知道,我知道的问题可能你不知道,所以在你那儿是未知世界,在我这儿是已知世界。
小记者:我们是站在个人的视角看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。他知道的东西不一定我知道,我知道的东西不一定他知道。
自然教授:那你是不是给我出难题了?一个人一个想法,我是传媒,将来的报纸怎么编?一个框子出去以后,发了十万份,这么多人看到以后,得出这么多的结论,那我本来的意图不是这样的,你说我的传媒是成功了,还是失败了?
小记者:那还要等别人去思考。
小记者:我认为是成功了,每个人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,可能有的人知道就是一张白纸。
自然教授:但是我是想告诉他这是一片蓝天,这是一片土地,这是一群生命,这是一个社会。但是后来人家一看没有理解我的意思。
小记者:那就让人们慢慢理解。
自然教授:日报一天一张,哪有时间慢慢来研究?
小记者:你想传达的意思可以印上去嘛!
自然教授:把这张报纸放在哪儿?一年到头看着这是什么东西?然后把这些答案都得出来以后,再去找准确答案吗?
小记者:教授,我认为您已经成功了。
自然教授:我成功了吗?
小记者:当您成为一个报社的编辑的时候,我认为这报社的编辑只要是看着满意了,你就成功了。
自然教授:满意不行。我要把信息准确传达给我的读者,我没完成任务怎么会成功了呢?
小记者:因为人的思维是不同的,您可能认为是这样,但是别人可能认为是其他样式。
小记者:既然您这么想知道未知世界,为什么自己不去找,偏要问别人呢?
老师:自然教授您好,我感觉刚才的探讨是,站在一个乐观者的角度去看还是悲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。如果作为乐观者角度去看,就感觉外面是另外一片天地,就像我们一开始看《自然智慧音乐形象养生》片子的时候,当时感觉心灵特别的宽敞。同样看白板也是一样,如果是乐观主义,我感觉外面是另外一番全新天地,如果作为悲观者来看,我觉得进去之后,就像是一个“囚”。假如你仔细看,以乐观者的角度看可以看作一个人是从里面走出来的;如果悲观者就觉得这个人是陷进去的。但是无论你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,我们都要看到那四个角,那四个角是祸福相通,悲观者居安思危。也许你要考虑其他东西,乐观者要从相反的方面去考虑。
大学生:我认为您发行报纸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发行报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思考。
自然教授:有这样的报纸吗?在哪里?
小记者:您已经发行了。
小记者:我认为您设计的这个报纸就是应了毛主席的话,“为人民服务”。您是想表达一片蓝天,一片土地,一群生命,一个社会,你表达的就是为人民服务。但是我们读者看到这个认为是一个镜头,您已经做到了。您就是想让人民感到乐观。您已经达到这个目的了,您已经成功了。
自然教授:说得很好,谢谢。小朋友很可爱,今天我还有另外一个小实验,通过这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现在每个人用的工具还存在问题,特别是思维工具。你获得的知识,恐怕在解答这样的问题上,没有用武之地的。我发现一个规律,脱离了框框的人,回答的反而让人满意。他说的跟你的框框不沾边,像“好奇心”、“未知世界”、“一本书包容智慧”、“看到了希望”、“生活方式”、“括号”、“像一种智慧”、“等待填补历史的空白”、“蛇”、“已知和未知”、“迷宫”、“生活的圈子”等等。我们传媒的手段就是符号,如何来运用手中的符号传达你的理念、传达你的本意?你必须首先想到这些,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、经验、知识、规则、条条、框框、定律等来编报纸、写文章、处理问题,这是很重要的一点。今天通过这个实验是想说明这个问题。
其次,我想通过这个实验给大家证明一个东西,就是我原来在《昆仑山》网站上说的“智慧不分大小年龄”。刚才你们看到了,有好多小朋友对这个事物的观点好像那么出人意料,这说明他的知识和经验肯定不如许多在座的大姐姐、大哥哥,但是他们智慧是存在的,这点很重要很重要。这也是我要说的一个问题,希望将来再来的时候,看到教室里面一个人都没有,我会很高兴。明白我这话的意思吗?我为什么要这样说?
所以说,我认为智慧的东西是我们人生的一切基础,智慧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源泉。我们的知识和智力都来源于我们的智慧,所以说如果传媒学我们要真正做到自主创新,必须首先找到自己的智慧。
最后,我给大家留一个题,大家回去好好思考一下。
我看到一个小学生的一篇作文,它里面有这么四个字“毕耳·该刺”大家念一下我听一听。看了半天我就纳闷,“毕耳·该刺”这是什么东西?我真不知道,谁知道是什么?这是什么东西?谁回答?
小记者:这是一个人的名字,“比尔·盖茨”。但是您的字写错了。
同类新闻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 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
- 2013/1/23 第三章《山林子自然智慧教育对话录》选粹之一